
1、停车缺口严重,停车难已成“城市病”
车多地少,加之一直以来有效停车规划的 缺失,我国城市停车供需失衡、停车秩序混乱等问题突出,停车缺口达上千万。国 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,目前我国大城市小汽车与停车位的平均比例约为1:0.8, 中小城市约为1:0.5,而发达国家约为1:1.3。
从获得资料的各城市的情况来看,停车缺口超过50%。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车位缺 口量大,北京车位缺口达到300万之高。而从停车缺口比例来看,一些二三线城市停 车缺口问题严重,如海口、青岛的停车缺口比例分别达到90%、77%。
各城市现有停车位与车位缺口(万)汇总
全国主要城市车位缺口(万)
2、公共停车场建设是政策大势所趋
停车位主要有住宅配建及公共建筑配建两种。对于住宅配建停车位来说,一方面老旧小区停车场建设需求强烈,但改造问题困难重 重;另一方面,房地产市场萎缩,新建住宅停车配建不够理想。公共停车场车位可 达上百甚至近千个,对缓解日益突出的停车难、停车混乱问题十分重要,政府引导的公共停车场建设将是大势所趋。
新增停车泊位同比增速与房地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速对比
2015年七部委联合下发的《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》(以下简称“指 导意见”)是目前最为重要的停车场建设指引,其中提出以居住区、大型综合交通 枢纽、城市轨道交通外围站点(P+R)、医院、学校、旅游景区等特殊地区为建设重点,在内部通过挖潜及改造建设停车设施,并在有条件的周边区域增建公共停车设施。
(公共停车场)停车产业相关政策梳理
时间
|
文件名称
|
发文单位
|
涉及内容概要
|
2016 年
|
《加快城市停车场建设近期 工作重点与任务分工》
|
国务院
|
坚持公交优先,停车场建设要与公共交通优 先发展战略有效衔接,引导和方便换乘
|
2015 年
|
《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导则》
|
住房和城乡建设部
|
城市综合体等多种性质混合的建筑物配建停 车位规模不应低于各种性质建筑物需配建停 车位总规模的 80%
|
2015 年
|
《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》
|
国家发改委、财政部、国土资源部等七部委
|
以居住区、大型综合交通枢纽、城市轨道交 通外围站点(P+R)、医院、学校、旅游景区等特殊地区为重点,在内部通过挖潜及改造建设停车设施,并在有条件的周边区域增建公共停车设施。
|
各城市最新停车场建设规划汇总
城市
|
公共停车场建设规划
|
太原
|
2016至2017年停车场建设计划,规划建设停车泊位23,589泊;至2020年,计划太原市中心城区共规划公共停车场411处,泊位1382,83 个。
|
潍坊
|
预测至 2020 年中心城区停车泊位总需求量为 84.6 万个,2030 年 121.7 万个;公共停 车泊位需求为 2020 年 20 万个,2030 年 25 万个。
|
海口
|
到2030年规划共布置 405 个停车场,供给停车位8.2 万个;至 2020年,在中心城 区规划公共停车场 55 处,其中保留现状3处,临时规划 1 处,规划新增 41 处;供给 泊位 1.3 万个。
|
青岛
|
近期可能建设的公共停车场约40 处,提供停车泊位约 1.3 万个;2020年,我市路内路外停车泊位数量增加到185.4 万个。
|
3、土地资源紧缺呼唤更高效停车方式
智能立体停车库可以有效缓解土地资源浪费,充分利用空间资源,并且利用高效的信息化系统,解决停车拥堵等待的问题。相比于传统的平面停车库而言,自动立体式停车库的优势非常明显,主要体现在高空间 利用率、建设周期短、成本和经济优势突出。
自动立体停车库和传统平面停车库对比
|
自动立体式停车库
|
地下传统平面停车库
|
特点
|
1.全自动仓储式停车库是实现高密度停车的最佳方式。
2.可令车主随到随停,缩短车主寻找空位的时间。
|
1.车主需花费许多时间游走于地下层去寻找空的停车位。
|
空间利用率
|
空间利用率高,通常相同车位与相同的土地面积,采用下 仓储停车库的一半,可以大大节省土建费用。
|
一车一位
|
空间高度
|
停放小车层只需要 1.9 米
|
需要 2.2-3 米左右
|
平均每个车位占地面积
|
平均 20 平方米/车位
|
平均约需 25-40 平方米/车位
|
建设周期
|
仓储式自动车库,土建工期短
|
工期较长
|
成本和经济性
|
总投资(设 200 个车位,平均每车位 4 万元)只需 200×4=800 万元即可。这已经是包括了停车设备及设备的安装,包括库内的 金属结构工程等,单土建部分总投资要比坡道式节约 300 万元。
|
平均每平方米造价为 1500 元,(设 200 个车位,总面积 8000m2)则需要投入的资金是:8000m2×1500 元=1200 万。
|
进出车速度
|
入库时间 30-60 秒左右;出库可以事先预约,简短出库市 价
|
1.入库时必须到地下层寻找空停车位,较费时。
2.出库时需到某一特定地点先交费再下到地下停车场去取车。 比较费时。
|
4、智能立体车库是重点建设领域
停车问题严峻,已有的上千万个停车缺口加上仍然 以每年10%速度增长的汽车保有量构成了庞大的停车位需求,但城市土地资源紧缺,亟待需要更高效、更省地、更集约的停车方式。
指导意见中有关建设重点中提出,一个是医院等特殊地区的公共停车场建设为重点,一个是鼓励建设停车楼、地下停车场、机械式立体停车库等集约化的停车设施。
停车产业相关政策梳理
时间
|
文件名称
|
发文单位
|
涉及内容概要
|
2015 年
|
《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导 则》
|
住房和城乡建设部
|
鼓励建设停车楼、地下停车场、机械式立体 停车库等集约化停车设施
|
2015 年
|
《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 施建设的指导意见》
|
国家发改委、财政 部、国土资源部等 七部委
|
坚持集约挖潜,鼓励既有停车资源的开放共 享,有效利用、充分发掘城市地上和地下空 间资源,建设立体停车设施
|
2013 年
|
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 录(2013 年修正)》
|
国家发展和改革委 员会
|
将城市立体停车场建设列为城市基础设施行 业鼓励类项目
|
2011 年
|
《关于深入实施城市道 路交通管理畅通工程的 指导意见》
|
公安部、教育部、 住房和城乡建设 部、交通运输部
|
提出”研究完善停车政策……大力发展地下 和 立体停车设施“
|
2010 年
|
《关于城市停车设施规 划建设及管理的指导意 见》
|
住房和城乡建设 部、公安部、国家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
|
提出“要经济依靠科技进步,结合实际需求 推广占地少、成本低、见效快的机械式停车 设施建设,加大停车新技术的推广应用”
|
2009 年
|
《汽车产业发展政策 (2009 年修订)》
|
工业和信息化部、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 员会
|
提出“以保障交通通畅、方便停车和促进汽 车消费为原则,积极搞好停车场所及设施的 规划和建设”
|